7月29日,第五屆大數據應用實踐大會暨“東數西算·中國雅云”主題大會在四川雅安大數據產業園召開,各方嘉賓代表齊聚一堂,共同探討大數據應用實踐如何賦能實體經濟,為穩住經濟大盤貢獻“數字力量”。易華錄數據收儲事業部總經理、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呂曉鵬參加大會,并發表《“東數西算”示范工程》主題演講,分享了易華錄、雅安川西數據湖關于“東數西算”和新基建領域的實踐經驗。
2022年2月,國家發展改革委、中央網信辦、工業和信息化部、國家能源局等部門聯合印發文件,同意在京津冀、長三角、粵港澳大灣區、成渝、內蒙古、貴州、甘肅、寧夏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,并規劃了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。至此,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完成總體布局設計,“東數西算”工程正式全面啟動。
呂曉鵬表示,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綠色轉型,離不開高質量的新型基礎設施的有力支撐。隨著數字經濟時代全面開啟,數據中心行業以其產業鏈條長、覆蓋范圍廣、帶動效應強的特點發揮著關鍵作用,數據中心綠色低碳發展也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。目前,我國已出臺了推動數據中心綠色低碳發展的一系列政策,“東數西算”工程也對創新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- 數據湖定位為城市標配的新一代數字經濟基礎設施,以藍光存儲為核心存儲介質,擁有綠色節能、海量存儲、安全可靠、自主可控等多項優勢;同時采用光磁電融合存儲的技術滿足國家減碳要求,是新一代綠色的IDC。
- 易華錄以存儲技術優勢,聯合算力、算法、通信、安全等生態伙伴,打造城市數據湖產業“湖云網”一體化協同體系。并在數據湖運營中,從數據要素流動和利用全過程,去思考數據賦能社會,形成“收、存、治、易、用”全生命周期視角。
呂曉鵬介紹,易華錄在數據湖建設和運營中加快了探索步伐,將節能減排作為頭等大事,并在“東數西算”工程中,重點深耕川西地區,參與建設了雅安川西數據湖產業園項目。易華錄與雅安經開區、川發展園區公司合作,共同構建了能夠承接后臺加工、離線分析、存儲備份等業務的低碳數據中心,滿足全國范圍內的容災備份、數據離線分析、數據存儲等方面需求,并積極探索“東數西存”“東數西算”的模式。
易華錄將積極響應國家號召,結合企業可持續發展目標,以雅安川西數據湖產業園為藍本,從技術創新、產品/服務提供、產業發展、產業生態構建等不同層次深入參與,積極助力“東數西算”工程實施。